TAG标签: | 搜索关键字: | 发布者: | 发布时间:

专业队伍引进6名博士,9名硕士;有5人考取博士、5人考取在职硕士;1人博士毕业,2人硕士毕业,6人外出访学进修。

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以及学校和化学与化工系的“十二五”建设规划,从立项以来,化学专业进行了相关建设工作,实施情况分以下六方面:

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专业队伍引进6名博士,9名硕士;有5人考取博士、5人考取在职硕士;1人博士毕业,2人硕士毕业,6人外出访学进修。

5人获得教授职称资格、5人获副教授资格;邹洪涛教授、邢焰教授被学校聘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人入选贵州省第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2名教师获院级教学优秀奖二等奖、1名教师获得院级青年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组织了15对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老带新”工作,

   二、在专业建设方面:

2013—2015年年化学专业毕业学生233名本科毕业生,近两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38%。

招收化学学科教学论教育硕士6名,通过硕士点平台的建设,带动化学本科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化学特色专业的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

2009化学专业四名同学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一名。2014年11月,化学与化工系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取得优异成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

三、在教学改革方面:

2012年以来在“贵州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化学专业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审批通过;

化学实验中心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审批通过;并于2014年通过省教育厅的中期检查;

邹洪涛教授申报“省级教学名师”,审批通过;

获贵州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得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优秀成果奖4项,院级教学成果奖2项;

一项教改项目获批省级教改培育项目、“民族地区化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申报成功省教育厅社科硕士点项目。

四、在课程建设方面,继续加强现有1门省级、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系级精品课程建设。获批2014年省精品视频资源公开课一门。

五、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对高年级本科学生选择性开放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培养,必修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应用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40%;开放实验室数目近20间,2013年至今申请使用开放实验室的学生人数为213人,制定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化学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开放预约条例》对开放实验室进行管理,配备了5-6名学生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进行具体实施管理。

2013年以来,学生主持申报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7项,目前已结题3项,申报结题11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11名学生参与申请发明专利四项。

六、科学研究方面,立项以来共发表论文篇60(第一作者),其中SCI 6篇、EI1篇,核心期刊 23篇, 

化学与化工系申报国家级项目共 7项,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申报贵州省教育厅项目 8 项,获批 4 项。申报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20 项,获批 9 项;申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级项目12项,获批6 项。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 17项,获批16项,其中国家级1项、重点6项,一般4项,培育5项。

领衔申报了4项发明专利。

2014年1人获得《无机化学学报》2013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4年1人获得国家第一届民族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

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共 16项,达36人次 ,参加院内学习培训 14项,系上举办学术讲座 16 次。